
眼下,正是春耕忙碌的时节。近段时间,在丹洲乡太平村4组,53岁的易春来正和妻子雷冬美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忙个不停。早在七八年前,曾经负债累累的这个小家,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,建起了绿色大棚,发展蔬菜产业,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,实现脱贫。
在易春来家房前屋后,共有六个绿色蔬菜大棚,棚内辣椒苗、茄子苗、西红柿苗等已经钻出地面10公分左右,绿油油的一片,长势喜人,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。易春来告诉记者,这几天正值菜苗上市时间,除了供给当地,还销售周边乡镇,现在已陆续接到来自外县、市预定菜苗的订单。
易春来:
总共面积是两亩多地,有六七个棚,平均每个棚接近万把块钱,总收入基本有六七万块钱。
早在2013年易春来因为患病,加上儿子上学,全家收入微薄,生活拮据。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,一系列帮扶政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。身体好转后,他和妻子商量,还是做农业老本行,但是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种植模式,于是就下定决心建大棚搞产业。
易春来:
反正每天晚上就坚持学习、看直播、看老师讲解,他们有一套完善的配方,我们用他们的产品,他们就给我们讲解,那还是比原来自己(育苗)强多了。
现在,六个大棚“满负荷”运转,上半年种植辣椒、空心菜等菜苗,下半年种植苦瓜、丝瓜、毛豆等蔬菜,每个大棚都实现接档种、套种,没有闲置的现象。易春来说,看着自己种出来绿油油的苗子,心里特别欣慰和自豪。
易春来:
虽然我有几个大棚,但面积还是小,不成规模,如果周围能够组织起来都来参加育苗,就能形成规模,苗的销路就能更加广阔,我还是愿意把这个技术传授给大家。
通过自己的努力,易春来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,现在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未来干劲十足。
易春来:
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,把厨房也装修了,安了抽油烟机,也考了个驾照,买了台小车,反正日子现在是越来越好,现在的干劲越来越足,越有信心了。
一直以来,丹洲乡积极支持和鼓励像易春来夫妇这样努力创业脱贫的家庭。通过相应的帮扶政策,大家学会了技术、找对了路子、做好了产业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监制:余习琼 主编:王艺英
武陵融媒记者:代云 戴毅
武陵融媒编辑:王亚茹
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新闻资讯
武 陵 融 媒 APP
武 陵 新 闻
责编:王亚茹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筑巢引凤 “职”等你来!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
警惕!“联合旅业”投资返利存在风险,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国家喊你减肥啦!健康体重, 一起行动~
关注!湖南出台《若干措施》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就医更便捷~3月起,这笔钱不再交
需要求职的看过来,2025年武陵区“春风行动”网络招聘会来了~
武陵疾控提醒您:新春开学季,这些传染病要预防!
过年去哪儿?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“菜单”,请查收→
下载APP
分享到